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王奇奇 1 g4 }( J5 [+ s& l2 O$ R1 ]
相信大家对“炎症”应该不陌生。发炎是一种症状描述,我们可以想象为免疫系统正在作战,偶尔发炎一般没什么问题,但一个人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下则需要警惕!因为这种状态和很多疾病有关,甚至是癌症。2 G9 ^7 x2 J" s- z a( ^
: j1 h2 u6 \+ w1 I6 {2 I
饮食是防癌和抗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些食物属于“促炎食物”,有些则是“抗炎食物”,研究表示,如果肿瘤患者能科学构建抗炎饮食习惯,则有助于抗癌[1]!
$ L- r& ]: J- l) [' U6 u4 r
P- G* I/ t2 q( d7 _$ ~4 ^
6 j! P2 |+ S) h$ s% B
4 }/ Q# Z# `' U" K7 _/ d5 u; G8 w①全谷物(糙米、黑米、小米、燕麦、藜麦、薏米、大麦、荞麦、青稞等) ②薯类(土豆、地瓜、山药、芋头等) ' c5 B& o3 b" H' r
我们这一代人三高等慢性病群体增多,这些“富贵病”很大原因都是精致碳水吃太多了,比如白米、白面等,这些精致碳水外观漂亮、口感也好,但缺点是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损失了一些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甚至还人为添加了其它物质丰富其口感,比如近些年比较火的全麦面包等,其实只要看下配料表就会发现,为了口感,好好的粗粮也添加了不少其它成分,比如糖油等。因此众多营养学家也在强调,现代人应该适当摄取全天然的粗粮,其实也就是优质碳水。
* t' v2 z v" x" p+ }0 A小编建议 % |4 l1 k. ?% o6 O
有时候吃饭时可以把大米饭或者面点换成杂粮饭或者薯类饭,可以获取更多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帮助通便。当然,消化不良或者严重腹泻的患者最好不要多吃。
+ m: `4 q7 o; t" R! F e+ z! v1 O9 o- t# Q: v) L; z
' A* e8 M# ?, f茶油、亚麻籽油、橄榄油、坚果、鱼油等。 " g$ x' l/ P. v1 v) L
( `, ~ ]7 }7 H8 x- ^7 A脂肪经常“藏”在油里面,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植物油多为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从植物里面通过浸出或压榨的工艺得到油,动物油多为猪油、牛油等,低温状态下可以凝固。从抗炎角度考虑,我们最好选择适当多吃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少吃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这样有利于形成机体抗炎内环境。
* G% u& p2 O( D& Z$ j适当多吃:植物油(比如茶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等)、坚果、鱼油。 9 H" B- z& ]# c3 h
少吃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猪牛羊的肥肉、猪油、黄油、椰子油、棕榈油。
1 J6 J) @- \3 ~& P" X少吃反式脂肪酸多的食物:煎炸食品、营养成分表写有「反式脂肪酸」且数值不是0的加工食品。饼干、蛋糕、速食品、花生酱、代可可脂巧克力等加工食品中就经常含有反式脂肪酸。 3 w3 b4 n) D) L! @* ~1 I
小编建议 " P1 n1 V$ ^5 k1 F
不少患者很关心猪油能不能吃,其实能吃,但不建议多吃,毕竟大部分现代人都属于荤油荤菜吃太多了,特别是同时伴随三高的肿瘤患者,建议食用油的种类换着吃,还要根据做菜方式换着用,因为不同油的燃点是不同的。 - z! E9 q" `: U9 I9 h/ N' Y- r7 D
普通炒菜:可以选择菜籽油、精炼橄榄油、花生油等。
! h* A/ J6 `2 N' T# t! W拌、生拌、炖煮:可以选择特级初榨橄榄油、大豆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小麦胚芽油等等。 8 R: P1 b Y4 t
高温煎炸:选择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棕榈油、椰子油、猪油、黄油等更适合。 : G1 F: ~6 a, H& \1 ?. v
抗炎食物:优质蛋白质
, K0 r. M& m$ S+ ` $ E+ K2 m9 ~/ B. r
* _1 A& S' p0 A2 U$ r9 J瘦肉、鱼虾贝、坚果
+ {* f" Z1 O/ Q# _4 X7 _+ ^& X肉、蛋、奶、豆类里面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肉可以分为红肉、白肉。红肉多为猪牛羊兔等四条腿的动物,白肉多为鱼虾等。研究显示,红肉吃太多容易提高患癌风险,大家要注意避免吃太多[2]。瘦肉的脂肪含量相比肥肉更低,因此更适合肿瘤患者。 9 }/ B9 @0 {1 Y4 o, p
小编建议 8 z6 r _/ w9 j# {
从健康角度考虑,肿瘤患者需要吃肉,但建议少吃红肉,可以适当增加白肉,特别是海鱼,因为大部分海鱼里面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抗炎活性很强。奶类建议选择真正的乳制品,也就是配料表只有“生牛乳”,如果喝纯牛奶容易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可以考虑喝自制的酸奶或者是自制豆浆。肿瘤患者平时也可以适当增加豆腐等豆制品,但如果有肾结石的患者则建议少吃。 ( Z$ {0 k/ X8 D" N# {: `2 c! r
1 P% u& s8 u" B3 [0 [5 i
3 f! z7 t, X% O* F( T9 [2 n: K0 _, ?3 D
应季且颜色深的蔬果 s; |- \" [" s3 s; _2 A
时代发展后,蔬果的地域和时间壁垒被打破,虽然丰富了口欲,但也扰乱了一个人“肚子里面的时令”。举个例子,夏天炎热,吃点西瓜水分足生津解渴,但是冬季寒冷,还吃太多西瓜则容易腹泻,因此吃蔬果最好是吃应季的,本地产的,同时优选颜色深一点的。研究表明,含黄酮醇、花青素等多酚类植物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作用,并有协同抗癌作用。
$ }' G! w, K s小编建议 F+ H/ ~0 m5 L
彩椒、西蓝花、各类绿叶菜、猕猴桃以及含糖低的苹果都是适合大部分肿瘤患者的蔬果,蔬果选取大家要注意两点。一方面是不要经常吃热量高糖分高的蔬果,另一方面部分吃靶向药的肿瘤患者是不适合吃西柚的,可能影响药效,其它柑橙橘柚目前没有权威文献证明不能吃。 : V1 o4 r, ?# Z" j
! j6 r) g V0 F* \ J; h: u
" i. \% F, M+ {3 H
淡茶
: s, H) P! _( P% ]! x3 o8 V" u0 l所谓淡茶指的不是茶叶类别,而是不太浓的茶。茶叶里面的成分最常听说的就是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这3种。茶多酚已被证明可以帮助预防结直肠癌,茶多酚能够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铵在人体内的合成,同时还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和突变 [6]。 1 E- G5 M1 M3 g( ^7 P# D- l2 [
绿茶:不发酵,保留茶叶的清香。代表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 白茶:微发酵,不炒不揉,呈现茶自然的味道。代表:白亳银针、白牡丹。 黄茶:轻发酵,清爽中多了一分甘醇。代表: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青茶:也叫乌龙茶,半发酵,味道醇厚而多变。代表:铁观音、武夷岩茶和大红袍。 红茶:全发酵,色红艳、味香甜。代表:祁门红茶、滇红、金骏眉。 黑茶:后发酵茶,滋味醇,口感浓。代表:普洱熟茶、安化黑茶、雅安藏茶。 ( R6 p3 p/ L# \7 W8 H1 z
小编建议 9 M! t) P9 }& d- Z
对肿瘤患者来说,最好的饮品其实是凉白开,因为凉白开不影响药性,但是有些患者的确也适合适当喝点淡茶,有解油腻的作用。但是要注意,不要喝浓茶,不要喝烫茶,睡前最好不喝茶。 8 B0 h) ~& Z, R9 z. x7 b& t( J
" n% U8 H+ E3 P8 _6 d8 B. c! z
正如前面所说的,饮食只是抗癌中的一环,而本篇推荐的5类“抗炎食物”,其实涉及到食物种类也是非常多的,可见抗癌饮食绝不是单一饮食,目前也不存在某种单一食物就能直接杀死癌细胞,但是构建科学饮食习惯,的确有助于降低癌细胞“作乱”的可能性。
/ b5 K& Z5 s0 M参考文献 # b; h' M( T# c1 Y5 n3 ^) F2 D
[1]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 ,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3,10(01):57-63.DOI:10.16689/j.cnki.cn11-9349/r.2023.01.009. [2] 王卉. 肿瘤患者能不能吃红肉[J]. 祝您健康,2019(12):42.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4]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5] 顾欣,黄士新,李丹妮,张文则,严凤,张鑫,吴剑平. 乳中硫氰酸盐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估 [6] LI F, QASIM S, LI D, et al. Updated review on green tea polypheno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as a cancer epigenetic regulator[J]. Semin Cancer Biol, 2022, 83(49) : 335-352. GUALLAR-CASTILLÓN P, ROD 7 \% O( c0 s9 D% p8 T& R
免费咨询 : g5 R# M1 z9 O* e% N _5 ^
微信添加小助理,您可以获得:①免费咨询肿瘤相关问题;②有奖征稿③临床试验④下载APP加入病友群。
9 C$ [1 ]6 G/ d9 [: T8 ~4 R5 O' d: r8 n- U/ o0 G0 L( [: y
* m2 s6 v! S) L4 Z1 p; R; D
5 Q& Z" ]; F* d4 y n# o+ z a
文章声明: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 S& R: H2 W! m" ] G( n,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