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体检越来越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的存在,很多人拿着体检报告却一头雾水,不知道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更不知道有些指标可以直接链接到某一种癌症标志物。2017年世界癌症日,湖南省肿瘤医院特推出《体检报告以及癌症标志物权威指南》,帮助普通市民从体检报告中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抗癌目标。
6 l1 O+ b" p9 H5 F/ j \& o' w% c/ K p+ S8 C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及组织中的物质,或是机体对肿瘤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及组织中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有的在肿瘤病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体内含量。通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就可以辅助诊断肿瘤、指导临床治疗、监测复发转移及判断预后。肿瘤标志物非常之多,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临床上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其他手段综合考虑其价值。
* [* d5 x1 X3 n9 N/ `) L8 {. j; R- v. e$ q* \% f* p% r5 A1 \
一、肺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哪些?) E6 Z# w6 h8 [" L
# J; r2 R( G: c) Q* q; w1 J
1、癌胚抗原(CEA):CEA升高主要见于消化系统肿瘤,肺癌患者血清CEA也可升高,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CEA经肝脏代谢,肝脏的良性疾病也可导致癌胚抗原升高,但通常升高幅度较小。( F! _7 @& V) H* U' N; v- A, f
- n' a5 i2 y) |- U; l 2、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最初在卵巢癌中发现明显升高,后来在肺癌恶性渗出液中也发现CA125存在,部分肺癌患者血清的CA125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 s! {( P) M0 w4 o2 J
* v0 K' D1 j- e8 O) ^, L 3、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存在于肺、咽、食管等恶性肿瘤中,特别是鳞状细胞癌,因此是肺鳞癌较特异的标志物。* A8 h: M1 ?8 D* x
6 T1 q9 |9 ?7 Q9 v: P9 d [' n9 z 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肺鳞癌和肺腺癌均可见CYFRA 21-1表达,尤其是肺鳞癌,因此CYFRA 21-1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0 U, `4 x' z1 P( x6 b. Y% V, j$ ~' c/ c, o" D/ x
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在小细胞肺癌中升高明显,在非小细胞肺癌也可升高。一些良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及其它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中NSE也可升高。% o: \* b2 b5 l% l5 U
) M: g0 P; h( A2 X
6、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及预后判断也有一定作用。10%-30%左右的非小细胞肺癌也会出现ProGRP升高,但一般升高幅度较小。; F0 j) X, X2 o: v1 h* d
( [, {! ^6 S4 v2 ]
针对上述几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的价值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代表一定患有恶性肿瘤,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但应引起重视。
! q8 M A& }; X2 e; J! e0 L# o/ h
$ @" G [ i. r" h9 V 二、肺癌能否进行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 G1 Z: `) D f! Z- D
, ^' P: t/ F% \. B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仅基于病理类型来进行肺癌诊疗早已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肺癌的治疗提倡个体化治疗,即根据肺癌患者是否存在及存在哪种驱动基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治疗。研究表明驱动基因是导致肺癌等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耐药的“罪魁祸首”,靶向治疗就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这些驱动基因来设计开发相应的治疗药物,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后会选择性地与致癌位点相结合,定点抑制致癌分子,杀灭肿瘤细胞,而不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靶向治疗高效低毒,针对性强,能在控制病情、延长生存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常见的基因检测主要是通过活检取得肿瘤组织来进行,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发展了通过检测血液里的肿瘤细胞脱落的游离DNA来判断基因突变的新技术。3 H# Y9 }' q/ k& S/ y: z
# h0 B7 ]9 ~' j. f1 V( M+ r
肺癌的驱动基因有EGFR、ALK、ROS1等十数种,其中最常见的是EGFR基因,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有30%存在EGFR基因突变,其次是ALK融合基因,约占3-5%。近年来,针对肺癌驱动基因开发的靶向药物相继上市,比如靶向EGFR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和阿法替尼以及克服耐药的奥西替尼;靶向ALK、ROS1及c-MET基因的克唑替尼和色瑞替尼,此外还有针对HER2、RET、 BRAF基因的相应靶向药物,均已在临床中证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一提的还有属于“免疫靶向治疗”范畴的PD-L1基因检测,研究发现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能是PD-L1抑制剂的最佳治疗人群,但PD-L1的具体作用及检测方法仍未统一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9 Q2 U/ w, b8 q6 ~) F* X4 K
|